top of page
作家相片桃園慈勝宮|地母廟

十地品概念介紹



十地:

《楞嚴經地大圓通》曰:「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毘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侍佛,毘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花。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當我們了解地母所顯現的十空三昧之後,已經指引我們回歸無極的方向,針對每一個空、每一個階梯,我們又該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達到脫凡成聖登天庭,能塑地母壽長青的境界。在此針對十空三昧的部分,即有十地法門對應,教我們如何在每個要路津口引導眾生,並為其推輪上金階,唯取一錢(前),成就法身慧命,而十地法門有那些呢?

 

一、 歡喜地-布施波羅蜜:

歡喜就是要心生歡喜,因為在這一地的眾生都具有善根福德,了知修行的大利益,並懂得廣發大願及慈悲喜捨予眾生,故心生歡喜。而進入道場修行的第一步是我願意,願意什麼?願意布施,不管財施、法施、無畏施皆願意努力付出,我們是否能真正奉獻自己,來創造人生被利用的價值到生命的最後一秒呢?當我們因為佈施奉獻,自己得到法喜,同時也願意將這樣的喜悅迴向給眾生,並引導眾生共同進入道場,藉由布施來對峙慳貪,打開內心對財施、法施、無畏施的不捨與心量,對於道場的事或跟修行相關的部份,都願意先身體力行去做,真誠的Yes,I do.才能得到無上的法樂。

 

二、 離垢地-持戒波羅蜜:

離垢就是要除去我們靈珠上的垢膜,而這垢膜就是貪、嗔、痴、慢、疑五毒及十惡,會令我們的靈珠染污,才隨既有的慣性造業而輪迴,故應離垢。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此要先懂得持戒,五毒十惡都是會讓我們進入輪迴的因子,所以就要戒慎恐懼,並將十惡業轉換成勤修十善業道 (身/口/意) 註1,增長慈悲心,才能免墮三惡道苦,清淨自己身口意業,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懂得尊重,即能與人結善緣,並藉由說的法門,不斷自淨其意,來釐清內心與外境的矛盾,達到心口合一,說通即心通,就可以讓我們身心徹底離垢,打開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空間,我們靈珠才能如日處虛空。

註1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意-離貪、離瞋、離邪見(痴)

 

三、 發光地-忍辱波羅蜜: 

發光就是感恩太陽星君的慈悲,讓我們見到世間的明相。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世間都是苦、空、無、常、不安隱、敗壞、不久住,讓我們都無救、無依、苦惱同住、愛憎所繫、三毒火熾然不息,因了解世間的實相,讓我們起哀愍心,為救拔及利益眾生,開始勤修善根,一切所施恭敬歡喜,一切戒法清淨無礙,為求更上佛智。讓自己成為一盞明燈,能燃百千燈,才能成為眾生所依怙。

而世間的實相,亦是大道的慈悲,主是就是來淬鍊我們的心志並成長智慧,所以我們要用開放的心去接受生命的無限可能。當遇到挫折、委曲、逆境來襲時,我們要如何依循大道真理從逆境中成長,先從伏、忍耐開始,世尊當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累劫都在修持忍辱的功夫,才能成就人和為貴。面對別人優秀於我們的,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如何從中學習成長,並學習學會,同時對於自己優於別人的善法,我們就要不斷的增長,以累積轉增上的能力,讓自己不斷的發光,才能成為燈塔,照耀所有的眾生,即能自莊嚴,並發願引領眾生世入與世出都圓滿,並令諸眾生住於正見,才能成就六神通。

 

四、 焰慧地-精進波羅蜜: 

焰慧就是指在這一地,要學習三十七助道品諸多的善法,讓我們的智慧如火焰般的熾熱能觀察一切,知道往大道的方向並努力精進不懈。誠如軒轅黃帝拜廣成子的故事,貴為黃帝之尊還參拜72位名師,但都只能了悟入世之法,最後還是無法了脫生死輪迴之苦。他還是不斷力求精進,要參求一字躲閰羅,直到拜廣成子為師,廣成子曰:人離色不老,木離火不灰,小心求道,依法受持成道。最後悟出只有靈性才能不生不滅,世間萬般都帶不走,只是歸我們所用,就如秦始皇一統天下,還為了要長生不老去求藥,又建造地下皇陵,希冀萬世帝業長存,但最終仍難逃生死輪迴。所以我們在帶領眾生的過程,要引導眾生修持不生不滅的靈性,懂得對世間一切開始起依止厭離之心,依止捨離之心,依止滅除之心,最後才能捨得迴向給所有眾生。所以要入道位,就要先打開自己的邊界,這些邊界皆依自己心念所致,所以用三十七助道品來洗鍊自己的心性,依四念處註2要勤勇念知,除世間貪憂,令自己心境柔軟調合,降伏其心,並趣於佛道,才能以大悲心接引眾生入道。

註2 四念處: 1.觀身不淨 2.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

  

五、 難勝地-禪定波羅蜜: 

難勝指的就是我們很難離開世間習慣安逸的舒適圈,以致於無法跳脫累劫以來的慣性,在此要藉由這個世間的苦聖諦,讓我們勇敢果斷帶領眾生出離。在這裡菩薩已具有平等清淨心,面對眾生都一視同仁的悲憫,如實知此世間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及真諦與俗諦,了解這樣的苦因,都是從前際無明,才會增長苦聚,在蘊宅不求出離,不知憂畏四大毒蛇,因為凡夫愚癡無智,受如是苦,無知無覺,菩薩甚為可愍,為彼一切眾生,修行福智助道之法,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於彼法中而得出家以救眾生,令眾生能安住於真諦中。

地母經云:盤古初分我當尊。就是因為這個我為尊的觀念,在這世間才會不斷的招來苦因,因為有我與我所,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看事情,我的空間才會被不斷分割,以致產生許多的紛擾,這就是苦的來源,而這苦亦是聖諦,讓我們順世所作,運用世間的苦境來磨練我們的心智,令我們的心能夠磨去菱菱角角而更加圓融,才有轉增上的契機,所以要學習把自我縮小,甚至到無的境界,唯有把自己的心量(界、空間)打開,才能容得下世間所有的一切,沒有是非、對錯、善惡之分,只有不二,尊重每個個體,才能廣結善因緣,真正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達到禪定的境界。

 

六、 現前地-般若波羅蜜:

  現前即是運用大般若智慧,令實相現前。因了解大道的真諦,所有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有,皆無自體性,一切法本來自性清淨,為應眾生心才隨緣應現,透過觀察世間生滅、緣起之相,而了解世間受生皆因貪愛為本,執著於有我,因無正思惟而起諸行,造就此十二因緣,所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由此產生三世之間「煩惱道、業道、苦道」的因果輪迴關係。

了悟生命流轉的實相,三界所有,唯是一心,一切皆依一心所造,我有此念想,才有輪迴,有作、有受者,了解實相所有一切都是識心投影而來,無我、無我所,無作、無受者,若有作者,則有作事,若無作者,亦無作事,就如我們在夢境裡,一切感覺如此真實,而夢醒時其實什麼都無,是我們愚迷不知該清醒,只因迷故,執著於「愛」、「取」、「有」而永受輪迴之苦。透過這樣的領悟,明白一切皆為諸法空相,所謂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萬法都是唯心造。

此第六地是老天爺的慈悲讓我們能藉此因緣在世間歷練,完成未修完的學分,要能深入每個緣起,去破除無明,即要捨識用根,了解我的輪迴因之後,才能懂得脫離,始得宿命明;了知世間一切皆是生住異滅,是讓我們從中成長智慧,萬般帶不走,唯有往第一義諦的方向,才不致用錯力,始得漏盡明;從大自然中去領悟,大道無形運行天地,是在教導我們善利萬物而不居功,慈悲無私如何為眾生付出,始得天眼明。因此具足三明,我們才能改變自己並帶領眾生一起脫離輪迴軌道,故能順於正道、佛道,運用大般若智利益成就一切眾生。

 

 

七、 遠行地-方便般羅蜜: 

 遠行即是要遠離輪迴,遠離無行、常行身語意業,勤求無上道而不捨 離。在第七地要開啟無量智法門,菩薩以深智慧如是觀察,常勤修習方便慧,起殊勝道,安住不動,無有一念休息廢捨。行住坐臥,乃至睡夢,未曾暫與蓋障相應,常不捨於如是想念。所以此第七地的人間菩薩行,是以種種善巧方便度眾生,培養自智與觀察之力,修學一切佛法,成就大明師,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承先而成就智功用分,啟後即成就八地後的無功用行。因此,第七地是起一切佛法,也滿足菩提分法。

第七地有個關鍵的膜(蟲洞),有二世界,一處雜染,一處純淨,除非大方便神通願力,始可得過。大方便神通願力即是我懂得發大清淨願,經母娘神力加持,開始遠行去行菩薩道,連修廟宇把香焚,匡正並提供各道場正知正見,要能經得起所有眾生的考驗,心量就得打開如虛空般,面對境界相來時,從第三地修忍辱到這裡,更懂得無受,對所有境界相,我們都可以正面對應而無失,常應常靜常清淨,最後到無生法忍的境界,才能口無諍心無諍,同時能化解眾生之間的紛爭到息諍,得到無諍三昧。同時學習地水火風四大的精神,善利萬物而不居功,勤勇念知而不疲厭,以大喜大捨且無私的心濟含識,運用方便智慧,隨順教化眾生,無量入、無量作、無量轉,一同返元。

 

八、 不動地-願波羅蜜:

不動就是菩薩所發的大願是要度眾脫苦海,這個志業是無可動搖的。

第八地已經是無功用行,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無量無邊,離諸諠諍,寂滅現前。到此地即已覺寤,所作皆息,一切心意識行皆不現前,菩薩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現前,況復世間心。菩薩能知一切身,只為化眾生同彼形,國土無量種種別,悉為現形無不遍。不執著是眾生身、國土、業報、聲聞、獨覺、菩薩、如來、智、法、虛空身,皆是天賜良緣,而用這些假名差別身來度眾,本質只有一,都從那個太極的點出來,故皆平等,圓滿自在。

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個一大事因緣,就是為了令眾生都能了脫生死輪迴。這就是諸佛菩薩的願波羅蜜,觀世音菩薩發大清淨願,亦是如此,因為真觀清淨觀,了知眾生所有的知見,三十二應遍塵刹,隨順眾生,因材施教,有求必應,成就眾生直至菩提,所以成就他人也是一種美德,才能福聚海無量。而菩薩之所以為菩薩,是因為有度眾的志業要完成,所以收圓不是自己回去而已,而是要帶全部的眾生一起回去。

 

九、 善慧地-力波羅蜜:

 善慧即是善用大般若智慧,觀眾生根器,能隨機逗教,引導眾生歸根復命。住此地已,了知眾生,諸行差別,教化調伏,令得解脫。善能演說聲聞乘法、獨覺乘法、菩薩乘法、如來地法;一切行處,智隨行故,能隨眾生根、性、欲、解、所行有異、諸聚差別,亦隨受生、煩惱、眠、縛、諸業習氣而為說法,令生信解,增益智慧,各於其乘而得解脫。此地菩薩得如是善巧無礙智,得如來妙法藏,即是大法師,

善能守護如來法藏,以無量善巧智,起四無礙辯,用菩薩言辭而演說法,隨其心樂、隨根、隨解而為說法,承佛神力廣作佛事,普為一切作所依怙。

九地是大法師,對所有的智慧法門都明白透徹,同時深知所有眾生的根器與性向,並用這個口來宣說佛法,選擇當下最合適的法來教化眾生,以四無礙辯說法利人天,所以菩薩能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用善慧來引導眾生,隨智不隨識,不再落入輪迴因,一起回到入流亡所的本源。

 

十、 法雲地-智波羅蜜:

法雲即是說法就如起大悲雲一般,可以為眾生遮蔭、滋潤,澍甘露法雨,並用智光平等無私的賜予所有眾生,令眾生得到無上的法樂。在此地,菩薩從初地到九地的已具足行持法門,準備進入受職位,十地菩薩加持初地至九地菩薩得十千三昧,同時十方受職菩薩亦來加持令十地菩薩智慧勢力增長百千倍,最終由諸佛灌頂,始得受職位,而入佛境界。一切諸佛所有智慧,廣大無比,此地菩薩皆能得入。並於彼一一諸佛所,所有大法門、大法照、大法雨、三世法藏,於一念頃,皆能安、能受、能攝、能持,是故此地名為法雲地。

母娘的悲智雙運,就是運用法雲的慈悲給予眾生所需,因為眾生是我的根,同源種智,如父母不捨子女沒回家,在六道輪迴中受苦,地母經云:「嬰兒奼女無一個,坐在長江放悲聲」。所以母娘的大悲,要來拔眾生苦,不要再因識心產生,造就了輪迴因,反而要能轉識成智,如在眾生最需要時以法雨滋潤眾生,以慈悲之雲護佑眾生,運用智慧的引導讓世界五教所有的眾生都要連成一片同歸無極,男女個個金身現,大羅天仙永不生,功果雙全齊赴會,才能圓滿眾生的共業與別業。

42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第十地 法雲地

十地品之十 法雲地 淨居天眾那由他  聞此地中諸勝行 空中踴躍心歡喜  悉共虔誠供養佛 不可思議菩薩眾  亦在空中大歡喜 俱然最上悅意香  普熏眾會令清淨 自在天王與天眾  無量億數在虛空 普散天衣供養佛  百千萬種繽紛下 天諸采女無有量  靡不歡欣供養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第九地 善慧地

十地品之九 善慧地 說此菩薩八地時,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動十方諸國土,  無量億數難思議。 一切知見無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諸無量土,  悉使眾生獲安樂。 菩薩無量百千億,  俱時踴在虛空住, 以過諸天上妙供,  供養說中最勝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十地品之第八地 不動地

十地品之第八 不動地 是時天王及天眾,  聞此勝行皆歡喜, 為欲供養於如來,  及以無央大菩薩, 雨妙華幡及幢蓋,  香鬘瓔珞與寶衣, 無量無邊千萬種,  悉以摩尼作嚴飾。 天女同時奏天樂,  普發種種妙音聲, 供養於佛並佛子,  共作是言而讚歎:...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